找到相关内容912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怀感恩 时时报恩

    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。正如《杂阿含经》十二所说的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。”也就是说,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时时刻刻处在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,彼此之间相互依存,相互作用,互为因果。缘起论是全部佛教理论的...

    华方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5756418.html
  • 十方庵与莲池大师

    了有关佛教典籍,这个疑团终于有了眉目,欣喜之余,愿将其中的渊源报告出来,权作江阴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  《乾隆志·十二》记载,十方庵原名“十方云水禅院”,是“蓉城首刹”(庵内现存乾隆三十三年重修碑记首...

    江阴日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5958822.html
  • 禅与道的艺术

    劝国王迁都古王宫殿,居止其中,丰乐安隐,人民炽盛(“杂阿含经”十二)。这是说,佛法是自觉体验的那个真实。即佛陀发现和体悟,而且到达了究竟的解脱自在,为了普渡大家,所以方便摄化,使别人也能到达解脱的...

    刘逢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463902.html
  • 清凉与清凉山

    编纂也可以从经中一些内容里找到根据。如60本的《菩萨住处品》说:“边类国土有菩萨住处,名牛头山,过去诸菩萨于中住。”这里的牛差别山据斯坦因考证是唐玄奘撰的《大唐西域记》十二所说的于阗神山——牛角山,...西去求法或东来传教愈雪山、渡沙河乃是必经之路,《法显传》、《大唐西域记》等历史记载多次提到,后者多达20余处,并辟有专节介绍其他理风貌和歌颂雪山下王的护法事迹。  《历代三宝记》十二载:“于阗东南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4366160.html
  • 试析《大般涅槃经》的核心思想

    常、乐、我、净。”(见《大正藏》十二P377)。《大般涅槃》在(寿命品)里否定了世间的“常乐我净”,肯定了出世间的“常乐我净”。世俗人把世间的“无常、苦、无我、不净。”误认为“常乐我净”去追求,这是...为众生故,名入涅槃,如世伊字”(见《大正藏》十二P376下)。这就是说,秘密藏即是大涅槃,由三法构成。三法者即解脱,法身与般若,此三法横纵均不是,乃成圆伊。圆伊即秘密藏,即无穷之深奥,不可思议。而...

    弘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467860.html
  • 浅析中土佛教的公益事业(一)

    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作贡献,其活动即是大成佛教慈悲观的实践,也是人类互助合作的美德、人性善良的发挥。   众所周知,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基石与核心,其经典定义在《杂阿含经》十二中表述为“此有顾彼有,此生(起)...寺院创立,并由僧尼主持,费用主要是寺田收入和僧尼的劝募。僧尼不仅收容众多病人且亲自为其洗涤甚至吸脓。《太平广记》九十五记载洪昉禅师“于陕城中,选空旷地造龙光寺,又建病坊,常养病数百人。”甚至僧尼私自...

    关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368061.html
  • 感恩与报恩

    灭灭皆是由因缘条件所决定的,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。正如《杂阿含经》十二所说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。”也就是说,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时时刻刻处在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,彼此之间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3269982.html
  • 什么是阿赖耶识博

    以为自内我故。此名唯在异生有学。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。 六解 成唯识论三十二页云:由此本识、具诸种子,故能摄藏诸杂染法。依斯建立阿赖耶名。非如胜性、转为大等。种子与果,体非一故。能依所依...华言离垢。根身者,即眼等诸根也。)(《三藏法数》明·一如等 撰) 释义三 瑜伽七十六一页云:亦名阿赖耶识,何以故?由此识、于身摄受藏隐,同安危义故。 二解 摄论一卷三页云:此中最初、且说所知依、即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5176670.html
  • 生忍、法忍、无生法忍

    于窟中,世寿六十七。[续高僧传十二]  (三)(1842~1905)清末僧。河北蔚州人。(参阅‘法忍本心’3351)  【法忍本心】——《佛学大词典》  (1842~1905)清代僧。河北蔚州人,俗...安住且不动心。又作无生忍、无生忍法、修习无生忍。为三忍之一,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。大智度论五十(大二五·四一七下):‘无生法忍者,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,信受通达,无碍不退,是名无生忍。’大乘义章十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5743618.html
  • 谈六祖出生地(新州)及其传法偈

    ,而诡行么形,驳杂难测。父既少失,母且寡居,家亦屡空,业无腴产,能负薪矣。……(《宋高僧传》八,《大正藏》754页)  行瑫于武德中贬新州,至贞观十二年(638)生惠能,积十许年,新州人口仅三万,彼...藏》十二,15页)。书题后汉安息国骑都尉安玄译,实出严佛调所笔受。《法宝义林》称其梵名为ugra[datta]pariprccha,按ugra[datta]义为strongly given,与镜无关...

    饶宗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5365884.html